编者按:4月26日下午,学校在燕山校区图书馆报告厅召开表彰大会,表彰2018年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我院被评为2018年度学校就业工作先进集体,院长刘培德等4人荣获就业工作先进个人。2018年,我院就业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就业率方面,我院初次就业率达到97%,年终就业率超过98%,两项指标均在全校名列前茅;就业质量方面,我院狠抓高端就业,学生就业地域进一步向北上深杭广等经济发达地区扩展,毕业生起薪不断攀升,毕业第一年年薪超过17万元的学生屡见不鲜,学院推动高质量就业成效显著。表彰会上,朱翠珍代表学院领取就业先进集体奖牌,刘培德、李军、徐世星、孙智凝领取了就业工作先进个人证书。党委副书记徐世星在大会上作了《顶层设计与基层落实并重 推动就业工作量质齐升》典型发言。发言内容如下:
尊敬的各位领导 各位同仁:
大家好!
非常荣幸能有机会在此发言,我发言的题目是《顶层设计与基层落实并重 推动就业工作量质齐升》。2018年,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就业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就业率方面,我院初次就业率达到97%,年终就业率超过98%,两项指标均在全校名列前茅;就业质量方面,我院狠抓高端就业,学生就业地域进一步向北上深杭广等经济发达地区扩展,毕业生起薪不断攀升,毕业第一年年薪超过17万元的学生屡见不鲜,学院推动高质量就业成效显著。成绩的取得,源于学院对就业工作科学合理的顶层设计,更源于一线老师对就业工作扎扎实实的努力付出。借此机会,我们对学院就业工作进行了梳理,并从学院规划设计和一线工作人员具体落实两个层面向大家汇报如下:
一、领导重视,合理分工,全员参与抓就业
一是学院领导亲自参与、率先垂范。学院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由书记、院长任组长,定期讨论就业工作,分析就业形势,制定相应策略。刘培德院长、李军书记亲自带领就业工作队伍到就业指导处交流,寻求理念的突破,思路的提升;同时,刘院长亲自召开考研动员会,给学生以指导和鼓舞,李书记亲自联系企业,主动推介学生。领导的重视和示范,极大地鼓舞了一线同志们的工作积极性。
二是一线人员合理分工、全过程参与。学院就业办主任负责全体辅导员和各年级学生的统筹协调,每个辅导员横向负责所带班级,纵向负责某个专业,全程参与其专业思想教育、实习实践基地的建设与维护、就业情况的分析、就业单位的联络等与该专业相关的各项工作,从而使各专业都有一个辅导员长期追踪、总体把握,便于学生成长发展的引导、合作单位的关系维护和实习就业工作的开展。
三是就业工作全程化指导、个性化服务。就业工作不是学生毕业前才抓的阶段性工作,而应是从学生一入学就开始的,贯穿整个学业生涯全过程的系统性工作。前三年,对学生引导得好,培养得好,大四水到渠成就业工作就能做好。所以,学院对学生就业能力和就业意识的培养进行了流程优化:一年级通过组织学生参观见习等方式让学生直观、感性地了解自己的专业及个人的发展方向与前景,从而爱上自己的专业;二年级时通过学科竞赛等方式促进学生自主、深入地学习自己的专业;三年级时通过实习实践来提升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客观认识自身水平和社会用人单位要求,为就业奠定基础;对毕业班同学则加强个性化辅导,根据他们每个人不同的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合理化建议,帮助他们走出迷茫,尽快就业。学院还经常邀请一些本专业就业典型回校为低年级学生作报告,以其现身说法,激发低年级学生的上进心和自信心,从而形成了贯穿大学生涯全过程、分阶段、有重点、开放式的学生成长引导流程,提高学生的就业力和就业率。
四是构建全员化参与的就业工作大格局。学院在院内的各种会议上反复强调就业质量与招生质量、招生质量与教学质量的关系,激发专任老师人才培养的质量意识和就业工作的参与意识;学院将各系主任纳入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在就业工作群内发布各系的就业数据,将就业压力向各系、向专任教师传导,使得就业工作全员化参与的格局逐渐形成,老师在对外联络中,推介毕业生的意识慢慢加强,由任课老师推荐的用人单位在渐渐增多,而电商系和信息系的创新班,则通过主动实施导师制,将人才培养的质量意识和就业的参与意识落实到人。
二、主动出击,不等不靠,搭建平台保就业。
多年来,学院放低重心,放下身段,不坐等用人单位上门,不单纯依靠学校,主动走出校门,先后在科学院计算中心、浪潮集团、山东省电子商务协会、山东省交通与物流协会、山东省软件行业协会等几十家单位设立实习就业基地或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实习就业提供了稳定的机会;以此为基础,学院又与山东省电子商务协会共同发起成立了“山东省校企合作联盟”,搭建起了校企合作的大平台。以联盟为依托,定期走访联盟企业,了解用人需求,维护校企关系,从而维护了就业市场;随着联盟活动的开展,联盟影响的扩大,很多新的企业加入进来,使就业市场不断扩张;为将联盟企业和基地企业的用人需求转化为学生的就业岗位,学院自2014年起,与联盟合办招聘会,迄今已连续举办了5场。设基地、建联盟、办招聘会这一系列举措,保证了稳中有进的就业市场,方便了学生的求职,保证了学生的就业。
三、扶持创新,鼓励创业,依托双创促就业
学院一向重视学科竞赛活动,每年都拿出相当一部分资金,扶持学生参加诸如“创青春”、“互联网+”、“三创赛”、“网商赛”等创新创业活动,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18年,学院获“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国家银奖2项,铜奖1项,获2018两岸三地数字经济学创新创业大赛金奖1项,学院还先后承办了大学生智慧供应链创新创业挑战赛省赛及国赛,让学生不出校门,就能和外校的学生同台竞技,开拓视野,锻炼技能。在近期公布的2018年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评估中我校共有28项大赛获奖,列居全国71位,其中以我院学生为主或由我院学生参与的项目共9项,占到全校获奖总数的近三分之一。2018年我院学生参赛获奖700余人次,学生通过参赛,不仅拿到了获奖证书,而且提高了综合素质,他们在考研、就业面试中都展现出了很大的优势。
创业是推动学院就业工作的新动能。如今,学院的创业项目已成为学校创业园的中坚力量,涌现出了众多典型,如陈爱萍同学的“澳友网”在其毕业时月营业额已达500万,巩艳卿的“景昇文化”为2018年“创青春”山东赛区比赛提供了策划支持,马宏博的“拓维电商”项目获得经纬资本的投资,并在省委刘家义书记视察创业园时得到了刘书记的高度认可,另外还有王华杰的“库米云微”,邵栗子的“草原羊多多”等等。这些创业项目不仅经营良好,而且还吸收了大量的学生实习就业,仅马宏博的拓维电商就有我院14名毕业生,现在还有8名学生正在实习,5名准备签约,而且以公司项目成立子公司,现已成功注册;而王华杰的库米云微今年又为学院培养了两名年薪过20万的毕业生,自2017年王华杰入园以来,已为学院向阿里、百度、京东等知名公司输送20余名毕业名,为学院的高端就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四、建立台帐,精准分类,服务扁平化,对接每个人
无论是去年带毕业生的孙智凝,还是今年带毕业生的何丽、冯婧,都是拿出了百分之一百二十的爱与激情去做就业。他们设立了学生就业工作电子台帐,自己所带每个学生的就业意愿、历程、状况在台帐里都标注得一清二楚;他们把电子台账用不同的颜色区分已签约的、达成意向待签约的、与用人单位联络中的、没有着落和就业困难的毕业生,对不同颜色标注的同学采取不同的措施;他们每隔一段时间就与未就业学生联络一遍,梳理一次,了解情况,有针对性地指导;有单位招聘时,他们既要将招聘信息发给全体同学,又要根据企业需求和台帐里同学们的就业意愿有重点的对接,进行双向推荐,本学期,我们的辅导员已主动对未就业学生联络了三到四次。
五、分时分类施策,抓好“三个五”,打好就业攻坚
“三个五”是指抓好五个时段、盯好五种人、提供五方面服务。五个时段是指学生刚进大四的从学习到应聘的转向期、秋招高峰期、寒假梳理调整期、春招冲刺期和毕业生离校前的就业攻坚期五个时段;五种人是指就业不积极、考研考公失败、应聘失利信心受挫、想回乡就业而又在校等待、解约之后错过招聘高峰的五种人,针对不同类型的毕业生,分别采取相应的五种指导和服务,从而实现分时分类精准施策,保障就业工作顺利推进。
各位领导,就业工作需要良好的顶层设计,更需要一线辅导员的倾心付出,以上是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在就业工作中的一点简单做法,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敬请各位领导同仁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