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下午,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451报告厅传来了我院学子们朗朗的读书声,标志着“述往追来”特色读书活动迎来了从校园读书到实践读书的迭代升级。学院党委书记崔东峰、大数据管理与应用系主任杨成伟、“多触角两栖式”辅导员工作室主持人冯婧带领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大一大二47名学生参加了本次读书活动。
活动以“代码与信仰:在超算中心读一本‘中国芯’的书”为主题,分为场景式读书和主题论坛两个环节。在场景式读书环节,超算中心科普研学部主管王吉森带领师生参观了大国重器红色超算国家超级计算教育实践体验基地,回顾了中国算力发展的壮阔历程,学习了勇攀高峰的科学家精神。意犹未尽的同学们又继续争相追问“超算技术如何实现传统行业的效率跃升和绿色低碳发展”“AI时代社会如何重构人的价值”等精彩问题,将参观环节推向高潮。

参观结束后,冯婧主持了“算力报国书香铸魂”主题分享论坛。论坛上,我校2012级校友、神威蓝光II集群的管理员陶冉冉向师生展示了国产神威超级计算机的建设与应用。冯婧通过对《沃尔夫条约》、谷歌与华为之争等案例的演绎激发了同学们“算力报国”的昂扬志气。“我们为什么不得不主导第四次产业革命”“算力经济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为什么最终将会殊途同归?”等问题更是将同学们引入了深度思考和讨论。“这场活动如同一场思维与视野的双重革新,我愿以更积极的姿态,投身于这个充满无限可能的算力时代。”“今天的活动让我意识在书本上学到的一个个名词以及联系他们的逻辑,他们对于我来说从此不再只是高深的名词和冰冷的数据,而是实实在在读书奋进的动力。”徐圣杰、朱星宇等2024级学生的发言不仅展现出青年学生的报国志向,更是给出了如何去做的行动宣言。“等到我们工作的时候,抽象的算法理论将大量转化为服务政务、工业、民生的实际应用,因此学好技术服务于实体经济应该列入我们的职业规划。”“我们不仅要致力于规模、前沿,还要考虑共享、普惠”,2023级学生何叶、王乐宸的思考触角更是深入到对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思辨。活动在同学们喊出的“代码有国界、算力即国力”的口号中得到了进一步升华。


学院紧扣学校“一一三九”发展思路及“421”行动计划要求,努力落实“全面推广特色读书活动,形成阅读文化品牌”的工作要求,推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思政与专业育人深入融合。“述往追来”特色读书活动自2024年开始至今已经举办了八期活动。活动根据学生不同成长阶段和专业特点,分为思辨式读书-实践式读书-应用式读书三个递进式阶段。其中实践式读书指的是以“提问题、探答案”的方式,让同学们通过读书-思辨-场景浸入等环节,充分整合学院多维度育人资源,打通从校园育人到实践育人流程,以读书活动的小切口探索构建三全育人新生态。

摄影:林佳晔;审核:崔东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