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动背景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作为融合管理科学、信息技术与工程实践的交叉学科平台,始终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随着社会需求的快速变化,专业特色与内涵的传播仍存在一定的局限---外界对专业的认知尚停留在传统领域,学生自身对专业发展方向、应用场景及社会价值的理解也需进一步深化,高考报名积极性尚未充分调动起来。
为打破信息壁垒,学院特策划《我和我专业的故事》微视频比赛,鼓励学生通过自主拍摄与剪辑视频的形式,多维度展现专业特色与个人成长。以讲故事的方式记录课堂学习、科研探索、竞赛实践等真实场景,梳理专业知识体系,以“第一视角”传递对专业的理解与热爱,构建起专业与个体、学院与社会之间的情感纽带。
活动旨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与团队协作能力,同时通过可视化成果的传播,向社会展现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现代价值,扩大对学院专业的宣传,助力专业影响力提升与优质生源吸引,为学院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二、活动内容
1.以五个专业为内容,以团队为单位制作视频进行比赛。视频内容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介绍专业内容、专业发展过程、未来专业期望、优秀教师等,并且可以通过视频来展示班级同学对专业的认识,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上课、阅读文献、参加比赛等,让观看者更好地了解专业的相关内容。
2.在拍摄视频时可请专业任课老师担任指导教师,对专业内容提供指导性、建设性建议,鼓励同学们拍出有专业特色的内容。
3.本次活动可以根据活动主题“我和我的专业”来自行设定视频主题和故事内容,以喜闻乐见的形式,精准面向高考学生(包括家长、高中老师等),更好地展示专业特色、提升对专业的认可度和吸引力。
4.本次活动鼓励在视频中加入创意元素,如特效、动画、音效等,可以通过设置悬念、营造场景等形式,提升作品的观赏性和创意度。
5.内容健康向上,展现青春活力与专业特色,不得出现低俗、恶搞等内容。合理搭配妆造,不得出现夸张妆造,要求整体面貌和谐统一、朝气蓬勃。
6.最佳时长为3-5分钟。
三、参与对象
1.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2023级各班级集体组队;
2.个人自发报名组队。
四、奖项设置
1.一等奖 2名,颁发证书和奖金800元;
2.二等奖 3名,颁发证书和奖金500元;
3.三等奖 若干,颁发证书和奖金300元。
五、评分准则
本次《我和我专业的故事》评分为百分制(100),分数由视频质量分+传播效果分两部分组成,按1:1合成:
1.视频质量分。由领导专家组成的评审团,根据视频内容、情节、制作质量等方面进行评判,取平均值。具体评分细则:
① 视频内容是否全面展现专业特色;
② 视频情节是否有吸引力;
③ 视频制作和剪辑手法是否流畅美观。
2.传播效果分。每个专业选择1-2个优秀作品,发布至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官方公众号“财大管科青年说”;同时可将视频内容同步上传至班级抖音、小红书、个人视频号等账号,广泛转发,扩大作品的影响。最终根据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公众号和作者团队指定的三个平台的总浏览量、评论量等计算分数。满分100分。流量截止时间为2025年6月30日。
六、活动时间计划
2025年5月9日 提交报名表格和视频剧本(或拍摄脚本)
2025年5月19日 提交视频
2025年5月22日 一审(新媒体组织干部评审,提出意见)
2025年5月29日 二审(辅导员和专业教师评审,提出意见)
2025年6月12日 评审团评审(学院副院长和专家评审,对视频质量进行评价)
2025年9月初 (新学期)结合流量转化综合排名,定等级
七、注意事项
1.前期动员:要求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2023级所有班级全部参加,参赛小组以班级为单位。班团起带头组织作用,联合班委协调班级做好内容工作。鼓励有能力的团队组队报名。23级辅导员老师向各班级下达活动开展通知,动员各班级积极参加,通知各班班团做好班级宣传工作。
2.人员安排:新媒体中心负责安排剧本、拍摄、剪辑技术指导等对接各班班团,一人对接2-3个班级,适当进行技术指导,把握视频整体风格。运营部带头成立工作群,及时进行工作对接,出现问题及时上报并给出解决方案。
3.评审工作:新媒体中心组织工作组跟进活动进度,督促各班提交视频、组织评审会,邀请院领导、专业课老师、辅导员等组成评审小组,对拍摄视频进行打分。
4.视频发布和引流:针对流量转化的具体实施方案,积极发动班级同学对视频进行转发,实时监测视频的播放量、点赞数、评论数、转发数、粉丝增长数等数据。根据数据监测和反馈收集的结果,对视频内容、转发策略、奖励机制等进行优化调整。
学院团委、学生(就业)工作办公室、圣泉书院、新媒体中心
2025年4月22日
附件1:《我和我专业的故事》报名表.docx
附件2:《我和我专业的故事》剧本模板.docx